口耳之学的成语故事


口耳之学

拼音kǒu ěr zhī xué

基本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出处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暂未找到成语口耳之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耳之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爱不释手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明公正气 曾朴《孽海花》第15回:“这会儿,鬼使神差,活该败露!爽性明公正气的把簪儿拿出手来。”
露胆披肝 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底死谩生 南唐 冯延巳《应天长》词:“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杯水之谢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足不窥户 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八面张罗 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罗织罪名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风尘之警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仗气使酒 《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改过从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改过从善。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
无功受禄 《诗经 魏风 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半筹莫展 孙中山《<孙文学说>自序》:“惟自民国成立之日,则予之主张建设,反致半筹莫展,一败涂地。”
刀头舔蜜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雪海冰山
坚甲厉兵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寸草不留 宋 楼钥《攻媿集 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
贪欢逐乐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摴蒲更不休。”
依翠偎红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不如且讨红裙趣,依翠偎红院宇中。”
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东讨西征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戴笠故交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香岩、倦圃,领袖一时。唯时戴笠故交,担簦才子,并与宴游之席,各传酬和之篇。”
掩口胡卢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漝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掩恶溢美 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