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破的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yǔ pò dì
基本解释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破的:射中箭靶)。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暂未找到成语一语破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语破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摘瓜抱蔓 | 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
马壮人强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可不道马壮人强,父慈子孝,怕什么主忧臣辱。” |
假誉驰声 | 《旧唐书 薛登传》:“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奖。” |
鹰撮霆击 | |
沙鸥翔集 | |
字正腔圆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
直朴无华 | 罗悴悬《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朴无华,遂称复古也。” |
谢兰燕桂 |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 |
操斧伐柯 | 语出《诗 豳风 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
鸡犬升天 | 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
大德不酬 | 明·吴麟征《还里人田券书》:“谚云:大德不酬。” |
流芳百世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
听其自流 | 《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
后巷前街 | 元·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二折:“那厮每走遍了后巷前街,几曾冲州撞府!” |
恶迹昭著 | 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
眼花雀乱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
老龟刳肠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
田父献曝 | 《列子·杨朱篇》:“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纩狐狢。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
鼻青额肿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只有十多岁的娃娃们不知利害,不肯就范,但愿经过几回鼻青额肿的教训后,才不再作超越父母社会级别的轻举妄为。” |
精神恍忽 | 《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
九转丸成 |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 |
痛之入骨 | 《全相平话·七国春秋》:“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 |
覆亡无日 | 《清史稿·康有为传》:“四夷交侵,覆亡无日,非维新变旧,不能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