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建策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n chóu jiàn cè
基本解释同“运筹决策”。
出处《隋书·李德林传》:“运筹建策,通幽达冥,从命者获安,违命者悉祸。”
暂未找到成语运筹建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运筹建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百喙一词 | 清 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一》:“儒者百喙一词,言伏生《尚书》二十八篇。” |
狡兔三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母老虎 | 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
节外生枝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 |
虎踞龙盘 | 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
老王卖瓜 | 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
事在必行 | 宋·苏轼《东坡志林·养生说》:“如孙武令,事在必行,何卜之有?” |
天塌地陷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
茹柔吐刚 |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
粉白黛绿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
求爹爹告奶奶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替你添羞脸,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
惊风骇浪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据地保那张报单,五路通详上去,奉到宪批,批了‘如详办理’四个大字,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
入宝山而空手回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下卷:“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
急杵捣心 | 清·钱谦益《答王子一秀才论文》:“论仆晚年之文字,颛,好骂人,传语相劝戒,为之咋指吐舌,急杵捣心者累日。” |
如火燎原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砥平绳直 | 汉·蔡邕《隶势》:“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 |
缚鸡弄丸 |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即至淫篡之吕武,至为无道,而其才术控制天下,有若缚鸡弄丸。” |
无声无色 |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声无色。” |
先觉先知 | 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先觉先知,得累圣不传之学。” |
班衣戏彩 | 参见“斑衣戏彩”。 |
高文雅典 | 恽代英《致沈葆秀书》:“自然之情中所发自然之文,较高文雅典尤有价值多多也。” |
嫌好道歹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四:“逐日送些茶饭,嫌好道歹,且是得人憎。” |
海屋筹添 | 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功名蹭蹬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6回:“谁知这样一个好人,偏偏教他功名蹭蹬!” |
临死不怯 | 宋·洪迈《夷坚乙志》:“为言此人临死不怯,似亦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