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凿凿的成语故事


言之凿凿

拼音yán zhī záo záo

基本解释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暂未找到成语言之凿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之凿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炉火纯青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野没遗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等闲视之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面面俱到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一马当先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大节不可夺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谆谆不倦 明·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震野。”
饮水曲肱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凿饮耕食 汉 王充《论衡 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得休便休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不如暂行停战,与他议和,若他肯就我范围,何妨得休便休,过了一年是一年,且到将来,再作计较。”
东藏西躲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翻手云覆手雨 语出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郑观应《盛世危言·恳荒》:“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虽有精兵名将,又岂能不饮不食。”
粗中有细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昏昏沉沉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此事体大 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此事体大,乞垂圣鉴,特降中旨。”
败将残兵 明 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功烈震主 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龙翔虎跃 明·叶蕃《〈写情集〉序》:“其盖世之姿,雄伟之志,用天下国家之心,得不发为千汇万状之奇而龙翔虎跃也。”
气竭声澌 《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气竭声澌,不知所云。”
张眉努目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芙蓉道楷禅师》:“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竖拂,东喝西棒,张眉努目,如痫病发相似。”
沽名邀誉 《清史稿·迈柱传》:“若此税不当收,潢当请豁免,何得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誉?”
州官放火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耒耨之利 《周易·系辞下》:“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