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井夷灶的成语故事


塞井夷灶

拼音sāi jǐng yí zào

基本解释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暂未找到成语塞井夷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塞井夷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踵事增华 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一介书生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大直若屈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一马当先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鞭长不及马腹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泰山磐石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大谬不然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
捆载而归 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上推下卸
颠簸不破 《朱子语类》卷五:“伊川(程颐)‘性即理也’,横(张载)‘心统性情’二句,颠簸不破!”
饱以老拳 《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蛙鸣蝉噪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裴兴私叹》:“蛙鸣蝉噪,魂绕神劳。”
一家眷属 清·康有为《广艺双楫·本汉》:“《孔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
笼中之鸟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冰山易倒 《蝴蝶媒》第十三回:“那越公虽待我不薄,奈他年寿无多,冰山易倒,未可久留。”
戴罪立功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兰情蕙性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你兰情蕙性,休害得愁眉蹙捉。”
割须弃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台柱子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金母木公 清·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所云意马心猿,金母木公《西游记》中作‘金公’、‘木母’,比喻孙悟空和猪八戒。”
冰寒于水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蠖屈螭盘 唐·李绅《灵蛇见少林寺》:“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张本继末 《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穿荆度棘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4回:“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东寻西找。”
飞眼传情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我们也少不得对人家瞧瞧,朝人家笑笑,人家就说我们飞眼传情了,少不得更亲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