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轻舌薄的成语故事

拼音kǒu qīng shé bó
基本解释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出处《天雨花》第25回:“小小年纪无厚道,口轻舌薄诮谁人?”
暂未找到成语口轻舌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轻舌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振振有词 | 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
挥洒自如 | 清 曾朴《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
加官进位 |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怎消的加官进位,怎消的荫子封妻。” |
神号鬼泣 | 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
胆战心摇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呀,你道失机的哥舒翰,称兵的安禄山,赤紧的离了渔阳,陷了东京,破了潼关,唬得人胆战心摇。” |
钻皮出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
三台五马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22首:“足下三台五马,宦马之后,丞宜百首同归,早践结邻之约。” |
搔首踟蹰 | 《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残羹剩饭 | 梁实秋《穷》:“不曾看见两个穷人抢食半盂残羹剩饭。” |
平复如故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
称家有无 | 《礼记·檀弓上》:“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无)。’” |
移宫换羽 | 宋·周邦彦《意难忘·美人》词:“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
神仙中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
一体知照 | |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废然而返 | 庄周《庄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
金玉其质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 |
铜盘重肉 | 《北齐书·杨愔传》:“汝辈但如遵彦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 |
救焚拯溺 | 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
钻穴逾墙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山寒水冷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
负屈衔冤 | 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
好丹非素 | 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代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 |
蛲蛔之死 | 《燕书》:“蛲蛔所藉以生者,在人肠胃之中也。” |
犬马之报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