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牙俐嘴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ng yá lì zuǐ
基本解释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出处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你划地敢伶牙俐嘴,夸强说会,使不着你唬鬼瞒神。”
暂未找到成语伶牙俐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伶牙俐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名重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燕雀不知鸿鹄志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
细嚼慢咽 | 浩然《艳阳天》第140章:“那匹刚刚病好的骡子,胃口准是还不开,看它那种细嚼慢咽的样子。” |
远举高飞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看令郎相貌魁梧,长大来必然前程万里,远举高飞,就取个‘飞’字为名,表字‘鹏举’,何如?” |
娉婷婀娜 | |
许友以死 | 《周礼·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
自出机杼 | 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
火中取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儿皇帝 | 《新五代史 四夷附录第一》:“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
失惊倒怪 | 《天花雨》第十四回:“回家方稀奇事,失惊倒怪落三魂。”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
趁水和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
烈火真金 | |
暗气暗恼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 |
如狼牧羊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
颠仆流离 |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己酉冬,金自江西犯饶信,所在居民皆空城去,颠仆流离道上。” |
家骥人璧 | 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穆庙时,寓内承平,荐绅韦布,操觚令简,家骥人璧,云集都下。” |
衙官屈宋 | 《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
舍近谋远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
相煎太急 |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削觚为圆 |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 |
假人辞色 | 吴祖光《闯江湖》第二幕:“老钱柜子很少这么假人辞色。” |
以强胜弱 | 《商君书 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
蓄盈待竭 | 清·汪宗沂《卫公兵法·将务兵谋》:“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 |
歃血为誓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