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槐骂柳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ǐ huái mà liǔ
基本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然后,指槐骂柳的仍对两位小姐发言,而目标另有所在……”
暂未找到成语指槐骂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指槐骂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鼻青脸肿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
幕燕釜鱼 | 《时敏报·美人禁工新约平议》:“前程正未可量,又何事依人苟安,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 |
鸿毛泰山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不绝如缕 | 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
万户千门 | 唐 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
寿满天年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十二:“诸公皆生人道,为王公大人,享受天禄。寿满天年,仍还原所,以俟缘会,又复托生。” |
独往独来 | 庄周《庄子 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
谗言佞语 |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
高业弟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马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
发奋图强 |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豺狼当道 |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
超群绝伦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抑郁寡欢 | 老舍《吐了一口气》:“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
顾头不顾脚 | |
雪窗萤几 |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日征月迈 | 明·沈榜《宛署杂记·宣谕》:“日征月迈,寒暑衣褐。” |
脚不沾地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
烈火干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怎当得他每两下烈火干柴,你贪我爱,各自有心,竟自勾搭上了。” |
铁鞋踏破 |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便天涯海崖,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铁鞋踏破三千界。” |
骑鹤扬州 | 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景》词:“恬然云水无贪吝,笑腰缠,骑鹤扬州。” |
以强欺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贤弟,我等忠义自守,以强欺弱,非所愿也。” |
不饥不寒 | 《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裹血力战 | 清 姚鼐《孙忠愍祠记》:“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竟陷陈死。” |
尽日穷夜 | 《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
烟火之警 |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