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事行的成语故事


言听事行

拼音yán tīng shì xíng

基本解释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出处《韩非子·说疑》:“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


暂未找到成语言听事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听事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斗牙拌齿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吃了几杯壮行酒。”
下气怡色 《礼记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高谈阔论 唐 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漠不相关 清·严复《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间,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关也者。”
兔子不吃窝边草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邹缨齐紫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饭糗茹草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知书明理 老舍《骆驼样子》:“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见怪非怪 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假痴假呆 《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无间冬夏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掇青拾紫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冠盖如云 东汉 班固《西都赋》:“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视死犹归 晋·葛洪《抱朴子·弭讼》:“夫不伏之人,视死犹归,血刃之祸,于是将起。”
先下手为强 《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三生有幸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深恶痛绝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因小见大
五马分尸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稂莠不齐
心如坚石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雄飞雌伏 《后汉书·赵典传》:“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废寝忘餐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像心像意 《京本通俗小说·海陵王荒淫》:“这海陵像心像意侮弄了几多时节。”
函盖充周 清·戴名世《〈野香亭诗集〉序》:“先生于书,无所不读,函盖充周,不见涯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