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左衽的成语故事

拼音pī fà zuǒ rèn
基本解释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被发左衽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不久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被弟子们强拉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被发左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民以食为天 | 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合眼摸象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
艰难曲折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
心腹之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径入来同坐何妨!” |
竭力虔心 | 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
书囊无底 | 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
叨陪末座 | 《仪礼·士冠礼》:“兴,筵末坐啐醴。” |
更唱叠和 | 明 宋濂《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叠和者,为何如耶?” |
交际花 | 罗广斌《红岩》第三章:“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 |
恻怛之心 | 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
白面儒生 | 《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温详之徒,皆白面儒生,乌合为群,徒恃长河以自固;若大军济河,必望旗震坏,不待战也。” |
口腹之累 |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
不堪其忧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时通运泰 |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且忍耐在家里,俟时通运泰必有发迹的分也。” |
你知我知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此事你知我知,只买定了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不许他多嘴,再有谁人漏泄?” |
出乎意外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
忧心若醉 | 《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 |
无千待万 | 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黄科才听老爷分付,就狠跑到法场里。去看的无千待万,都说屈的多。” |
凡胎浊体 | 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
听天安命 | 巴金《秋》:“也说不上满意,这不过是听天安命罢了。” |
严陈以待 | |
万古不磨 |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
忧患馀生 | |
遭逢不偶 | 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三折:“说则说老手能修五凤楼,怕则怕遭逢不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