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甘共苦的成语故事

拼音fēn gān gòng kǔ
基本解释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出处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暂未找到成语分甘共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分甘共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见怪不怪 |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
马不停蹄 |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
鬼蜮伎俩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
榆木疙瘩 | 葛洛《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疙瘩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 |
三老五更 | 《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
精兵勇将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
长年三老 | 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
短斤缺两 | |
济河焚舟 |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
众寡悬殊 | 《隋书 杨善会传》:“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
螳螂捕蝉 | 汉·赵晔《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
骅骝开道 | |
百折不回 |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
飘风急雨 |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 |
抬头不见低头见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一个屯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日都是你兄我弟的。” |
悬首吴阙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
文人墨士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
积劳致疾 | 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积劳而致疾,突发未能痊。” |
移风振俗 |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
赔本买卖 | 林予《雁飞塞北》第33章:“经验证明,生荒地头年不长粮食,那是赔本买卖。” |
自贻伊戚 | 《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
迎门请盗 | 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
飘飘摇摇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不知落到那里去了。” |
独茧抽丝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 |
炊粱跨卫 | 清·钮琇《觚剩·蒋山佣》:“[顾炎武]常言:‘生平最憎者舟舆,而炊粱跨卫,乃此身安处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