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成语故事

拼音hóng mén yàn
基本解释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鸿门宴的典故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席间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刘邦乘机入厕,在樊哙等掩护下逃回大本营。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鸿门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博采众长 | 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
枪林弹雨 | 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
海内澹然 |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
浪子回头金不换 | 张恨水《八十一梦·第32梦》:“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
同利相死 |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同利相死,同情相成。” |
阿旨顺情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政体》:“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
打家劫盗 | 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但凡打家劫盗,杀人夺财,都是俺两个当先。” |
回肠荡气 | 清 龚自珍《夜坐》:“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
饮鸩解渴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此时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 |
显露头角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
芙蓉出水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恢诡谲怪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
事危累卵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
害人先害己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
悮人子弟 | 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盗女娼,强迫人做汉奸,这是何等的罪恶!” |
秋月寒江 | 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
禾头生耳 | 唐·张鷟《朝野佥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舟入市;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
怪形怪状 | |
燕昭市骏 | 唐·高適《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始知物妙皆可怜,燕昭市骏岂徒然。” |
万应灵药 | 鲁迅《花边文学 看书琐记(二)》:“不过我们中国人是聪明的,有些人早已发明了一种万应灵药,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 |
杜渐除微 |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 |
堕甑不顾 | 《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
明码实价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这家的主人,是明码实价的汉奸,伪军的少将。” |
对客挥毫 | 宋·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诗之八:“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
贻诮多方 | 宋·苏舜钦《杜公谢官表》:“尘污近辅,贻诮多方,绩效不扬,讥议上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