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觞一咏的成语故事


一觞一咏

拼音yī shāng yī yǒng

基本解释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暂未找到成语一觞一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觞一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疙里疙瘩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回:“滋着一脸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领,腰系丝绦,疙里疙瘩,光着两只脚,拖一双破草鞋。”
夺人之爱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
从何说起 曾朴《孽海花》第20回:“这一席话,不觉把雯青说得呆了半晌,方挣出一句道:‘这从何说起呢?’”
顾内之忧 《宋史·李处耘传》:“赏厚则人无顾内之忧,恩深则士有效死之志。”
瘦童羸马 《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除邪惩恶 鲁迅《编校后记》:“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珠圆玉洁 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好离好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能征敢战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
官卑职小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我想来嵩父子之恶,神人怨怒,只因朝廷宠信甚固,我官卑职小,言而无益。”
罚不当罪 先秦 荀况《荀子 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咄咄怪事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生不逢场 宋·刘克庄《贺新郎》词:“生不逢场闲则剧,年似龚生犹夭。”
克俭克勤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耳听心受
九鼎大吕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寸有所长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布衣雄世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大廷广众 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大廷广众,苟且安之,梦觉独居,胸弗谓是。”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倏忽之间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乎。”
兵拏祸结 《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盲风妒雨 明·魏大中《答方孩未》:“而盲风妒雨,夜半陡作,瓣瓣沾泥矣。”
郑重其辞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神魂摇荡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一发神魂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