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寄书的成语故事

拼音huáng ěr jì shū
基本解释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黄耳寄书的典故
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耳寄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露胆披肝 | 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
生米煮成熟饭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他老人家也赖不到那里去了。” |
狗续侯冠 |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琶歌宫布,为后不若为娼;狗续侯冠,畏首还当畏尾。” |
十年读书 |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箪食壶浆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
朝不及夕 |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
相待而成 | 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故经渭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 |
真心诚意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
不教而诛 |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
长年三老 | 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
柔情侠骨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只有秋痕韵致天然,虽肌理莹洁,不及我那红卿,而一种柔情侠骨真与红卿一模一样。” |
饮灰洗胃 | 《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齐齐整整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
无名英雄 |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诚以他日救此一方民者,必当赖将来无名之英雄也。” |
直言谠议 |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
弥足珍贵 | |
花腿闲汉 | |
以水投水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若以水投水,何如?” |
饿殍载道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
利令智惛 | 《晋书·王沉传》:“心以利倾,智以势惛。” |
崇墉百雉 | 清·褚人获《坚瓠广集·芦沟斗城》:“于是当桥之北,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 |
革凡登圣 | 隋炀帝《答释智顗遗旨书》:“世世生生,师资不阙,革凡登圣,给侍无亏。” |
顺风使舵 | 浩然《艳阳天》第123章:“来一个委曲求全、顺风使舵呢?这真是左右为难的事儿。” |
繁称博引 | 清·曾国藩《<湖南文征>序》:“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