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大恶极的成语故事


罪大恶极

拼音zuì dà è jí

基本解释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暂未找到成语罪大恶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罪大恶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然糠照薪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气吞湖海 清·查慎行《送田间先生归桐城兼寄高丹植明府》诗:“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
束之高阁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无缘无故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名垂竹帛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男唱女随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只字不提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书富五车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真个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午古。”
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截趾適履
闭门合辙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
混混沄沄 清·龚自珍《明良论》:“举辱国以辱其家,辱其身,混混沄沄,而无所底,厥咎上达下,像似水。”
大动肝火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毛虎听了,不觉大动肝火。”
伐冰之家 《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
富国强民 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盈则必亏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继晷焚膏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群轻折轴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图为不轨 《会稽典录》:“休未至,涁欲入宫,图为不轨,召见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秦晋之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与娘子续秦晋之盟,岂不美乎!”
东驰西击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努筋拔力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9回:“我拉不上,努筋拔力的替他做了衣服,不自家讨愧,还说长道短的哩。”
萎糜不振
奇辞奥旨 唐·韩愈《读仪礼》:“于是撮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
坐而待曙 唐·陆贽《答百寮第二表》:“坐而待曙,忮及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