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郭同舟的成语故事

拼音lǐ guō tóng zhōu
基本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李郭同舟的典故
南朝时期,太原界休人郭太字林宗,出身贫寒,但他积极好学,到处游学。游学到洛阳见到河南尹李膺。李膺十分喜欢与他交往,一时传为佳话。后来郭太要回家,京师很多学者来送行,郭太只与李膺两人乘船而行,送行的人说他们像一对神仙。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李郭同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观眉说眼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这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 |
指挥若定 | 唐 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波委云集 | 唐·刘知畿《史通·杂述》:“虽复门千户万,波委云集,而言皆琐碎,事必丛残。” |
简捷了当 | 鲁迅《三闲集 书籍和财色》:“然而将麻雀牌送给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对于这样简捷了当,没有意外之利的办法,是终于耐不下去的。” |
求田问舍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
天宝当年 |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馋涎欲滴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弄堂生意古今谈》:“初到上海的乡下人,一听到(叫卖零食的声音)就有馋涎欲滴之概。”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
定心丸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惊恐转为坦然。” |
以邻为壑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
七情六欲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至求仙一事,无非远离红尘,断绝七情六欲,一意静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
拾陈蹈故 |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
甘贫守分 | 明·无名氏《吴起敌秦》:“止不过闭户读书,甘贫守分,中心无愧。” |
叶瘦花残 | 明 王玉峰《焚香记 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
声嘶力竭 |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
屹然不动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
习故安常 | 陈炽《〈盛世危言〉序》:“中国乃闭关绝市而不能,习故安常而不可。” |
识变从宜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 |
升堂拜母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
万里鹏翼 | 唐·元稹《送友封》诗:“鹏翼张风欺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
画栋飞甍 | 《醒世恒言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汪大尹看这子孙堂,也是三间大殿,雕梁绣柱,画栋飞甍,金碧耀目。” |
千了百当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圣人发愤便忘食,乐便忘忧,直是一刀两断,千了百当。” |
深情厚意 |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
迎门请盗 | 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
努力加餐 | 《文选·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