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邦论道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g bāng lùn dào
基本解释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出处《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暂未找到成语经邦论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经邦论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如既往 |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
著书立说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明德惟馨 | 《尚书 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率土之滨 | 《诗经 小雅 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 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聿令率土之滨,共乐同文之化。” |
博学审问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取义成仁 |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别有天地非人间 | 唐·李白诗《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左说右说 | 王松《老游击队员》:“李科长跟他左说右说,他怎么也听不进。” |
高义薄云天 | 《宋书 谢灵运传论》:“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
文章星斗 | 元·魏初《满江红·为双溪丞相寿》词:“元自有,谈天口,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
趾踵相接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师范》:“此外握风气之权者,为书院山长,为蒙馆学究,车载斗量,趾踵相接。” |
生死不易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权曰:‘孤与子渝,有生死不易之盟。’” |
柔肤弱体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 |
如获石田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大王如获石田。” |
慌手慌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 |
缓带轻裘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
辱门败户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样人家,着他辱门败户。” |
活龙鲜健 | 清·张南庄《何典》第三回:“一服用软口汤送下,明日再将乱活汤送下一服,包你活龙鲜健便了。” |
柴天改玉 | 清 黄宗羲《余恭人传》:“柴天改玉之交,皇风未畅,鼎族阽危,谣言沸火。” |
瞻顾前后 |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故其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瞻顾前后,素所不知。” |
假痴不癫 |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
长绳系景 | 《周书 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 |
凤翥鸾翔 | 明·李东阳《祭孔氏女文》:“我女之嫁,凤翥鸾翔。我女之行,山遥水长。” |
东猎西渔 | 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
逍遥自娱 | 唐·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铭》:“池台琴酒,逍遥自娱,贤士大夫,尚其轨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