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要终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án shǐ yào zhōng
基本解释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出处《周易 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暂未找到成语原始要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原始要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触类旁通 | 《周易 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带减腰围 | 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
群魔乱舞 | 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在乌云密布群魔乱舞的日子里,为了纯朴的老农,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动为人们谱写了一首悲壮的正气之歌!” |
节威反文 |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节威反文。案用夫端诚信全之君子治天下焉。” |
会者不忙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
早出暮归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
不谋同辞 | 《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
无冬无夏 | 《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
朝兢夕惕 | 宋·朱熹《戊申封事》:“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
婢学夫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他这日见两奶奶都戴着双翠雁儿,也把那只戴在头上,婢学夫人,十分得意。” |
逸尘断鞅 | 唐许尧佐《柳氏传》:“[许俊]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倏忽乃至。” |
琥珀拾芥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唐·孔颖达疏:“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 |
朝露溘至 | |
袖手充耳 |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
进退惟咎 | 唐·道宣《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纡黄道,进退惟咎,投措靡由。” |
号咷大哭 | 《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事出不意 |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二卷:“京以攸被诏同至,乃置酒留贯,攸亦预焉。京以事出不意,一时失措。” |
束手无措 |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与其束手无措以委输于虏,孰若变通尽利,以庶几虏之可逐也。” |
累苏积块 | 清 钱谦益《自拂水步至吾谷登南岩憩维摩寺》诗:“恍然生身色界上,累苏积块何足省。” |
社稷之器 | 三国·蜀·诸葛亮《又称蒋琬》:“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
得未曾有 | 唐 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
帏薄不修 | 《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
咬文啮字 | 胡适《<水浒传>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