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东山的成语故事

拼音gāo wò dōng shān
基本解释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高卧东山的典故
东晋时期,贤人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与他饮酒赋诗,从不过问朝政。前秦南侵,东晋危在旦夕,谢安临危授命,当了东晋的宰相,率军在淝水成功打败前秦军队,并趁机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卧东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量能授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
不顾一切 |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内外夹攻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
一掷巨万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到得有钱时节,挥金买笑,一掷巨万。” |
不立文字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美雨欧风 | 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
观者如山 |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
干劲冲天 | 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 |
风雨如晦 |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贵不期骄 | 语本《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孔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 |
腹心之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 |
勉为其难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勉为其难。” |
三句话不离本行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 |
邯郸梦 | 宋·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
攻苦食淡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
诡言浮说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
风雨飘零 | 叶圣陶《倪焕之》十二:“风雨飘零,心神不宁,骨节疼痛,都足以引起他们剧列的忿怒。” |
智勇兼全 |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
略知一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5回:“我同骆府虽非本家,向有亲谊,他家之事,也略知一二。” |
将勇兵雄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
词严义正 |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
时和年丰 | 《诗经 小大雅谱》唐 孔颖达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
椎埋屠狗 | 宋·苏洵《权书下·高祖》:“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而从之邪!” |
国不堪贰 | |
应图受箓 | 《旧唐书·礼仪志》:“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