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伏无地的成语故事


走伏无地

拼音zǒu fú wú dì

基本解释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

出处《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暂未找到成语走伏无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走伏无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仗势欺人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翻来覆去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漫无边际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放心托胆 《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落月屋梁 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通幽洞冥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倒屣而迎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谒之,李倒屣而迎。”
荼毒生民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民,万里朱殷。”
怀材抱德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因为山间林下,多有怀材抱德之人,不肯进取功名,今着小官五路采访。”
欲言无声 冰心《最后的安息》:“猛然看是惠姑,眉眼动了几动,只显出欲言无声欲哭无泪的样子。”
抓牛鼻子
大禹治水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八面威风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自找麻烦 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及第成名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不郎不秀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笨嘴笨舌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穷兵黩武 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罚不及嗣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吱哩哇啦 卢跃刚《大国寡民》:“门关住,吵架呢;吱哩哇啦打娃呢。”
溥天率土 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殚精极思 朱自清《钟明<呕心苦唇录>序》:“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同,机械陈腐亦不可,每殚精极思,广事征引,而学识肤浅,语焉不畅。”
疾之如仇 《晋书·秦秀传》:“秀性忌谗佞,疾之如仇。”
研精苦思 宋 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
兼收并录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录以待作者之抉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