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不成林的成语故事

拼音dú mù bù chéng lín
基本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暂未找到成语独木不成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独木不成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倒背如流 |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
不可胜举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
鼠目寸光 | 清 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收缘结果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 |
雨后春笋 | 宋 张耒《柯山集 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
董狐直笔 |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碧海青天 |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数东瓜,道茄子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
一挥而就 |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
萱草忘忧 |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同‘萱’)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
迅雷风烈 | 春秋·鲁·孔丘《论语·乡党》:“孔子迅雷风烈必变。” |
失马亡羊 | 明·单本《蕉帕记·揭柬》:“耳不闻斩蛇逐鹿,口不言失马亡羊,一任他桑田变海,海变桑田。” |
不赏之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可同患,难处安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
告贷无门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是如何告贷无门,处处受别人的嘴脸。” |
指日誓心 | 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
皮不存而毛焉附 | 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
献可替不 | 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
捻脚捻手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 |
裂土分茅 | 《尚书 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颖达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 |
撞钟击鼓 | 战国·郑·墨翟《墨子·非乐上》:“撞巨钟,击鸣鼓。” |
身名俱败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6回:“今日为公孙枝所诱,死于王城,身名俱败,岂不哀哉!” |
轶事遗闻 |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