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纬的成语故事

拼音tiān jīng dì wěi
基本解释①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②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出处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暂未找到成语天经地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天经地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白云苍狗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干啼湿哭 |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拉闲散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
乌踆兔走 | 元·柳贯《题<瀛洲仙会图>》诗:“茅龙飞去杳无迹,乌踆兔走双跳丸。” |
屡战屡败 | 《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
游闲公子 | 《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
猬锋螗斧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猬锋螗斧,潢池盗弄,何以哉!” |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 汉·刘向《说苑·权谋》:“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也。” |
涤瑕荡垢 | 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朝清班。” |
不法常可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谈虎色变 |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
斫雕为朴 | 《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
一窍通,百窍通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 |
东海鲸波 | 高珪《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只今惜少岳家军。” |
入井望天 |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如雷灌耳 | 《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
青龙金匮 | |
疾风扫落叶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
衣冠辐辏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辏。” |
忧心若醉 | 《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 |
极天爬地 | |
握炭流汤 | 《文选·陆倕<石阙铭>》:“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篱,战国枯朽。” |
眼不识丁 | 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 |
垂手侍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侍立,伺候烧纸。” |
求贤用士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师父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