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己重,待人轻的成语故事

拼音zé jǐ zhòng,dài rén qīng
基本解释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出处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暂未找到成语责己重,待人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责己重,待人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成竹在胸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兴高采烈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
眉目不清 | 《人民日报》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见的缺点。” |
人人得而诛之 |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
世道浇漓 | 鲁迅《随感录·人心很古》:“慷慨激昂的人说:‘世道浇漓,人心不古。’” |
中心如醉 | 《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
鹦鹉能言 | 宋·柳永《玉楼春》:“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
三叠阳关 | 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
从容自如 |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
鹊巢鸠佔 | |
蝇营蚁附 | 清 顾炎武《与潘次耕札》之二:“吾以六十四之舅氏,主于其家,见彼蝇营蚁附之流,骇人耳闻。” |
迫不可待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
上蹿下跳 | 阿来《尘埃落定》第四章:“这东西足足有三四十斤,真不知道他有多大气力,戴着它还能上蹿下跳,仗剑作法。” |
马上墙头 | 宋 晁端礼《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
驴前马后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良价禅师》:“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得驴前马后将为自己,佛法平沉,此之是也。” |
监临自盗 | 曾慥《类说》卷二引《名臣传 杜衍》:“衍在中书,权幸欲去之,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以撼动衍,衍亦以此求退。” |
还元返本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归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谓还元返本,归根复命之道。” |
达诚申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榖,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
标新取异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秦妃子既能标新取异,剪彩为花,与湖山增胜。” |
钳马衔枚 |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
血风肉雨 | 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
心绪恍惚 |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 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
走为上策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贼头鼠脑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
结党聚群 | 《宋书·谢灵运传》:“或轻死重气,结党聚群;或勇冠乡邦,剑客驰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