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民害理的成语故事

拼音cán mín hài lǐ
基本解释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暂未找到成语残民害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残民害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十羊九牧 |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吴下阿蒙 | 晋 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起早贪黑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
高处不胜寒 |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集萤映雪 |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拥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 |
畏天悯人 | 隋·王通《中说·周公》:“易之忧患,业业焉,孜孜焉,其畏天悯人,思及时而动乎?” |
懦词怪说 |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洪范>洛书义》:“《易经大全》、《书经大全》言九圈十圈之河图洛书,懦词怪说布满篇章。” |
随车致雨 | 《后汉书·郑弘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 |
缓急轻重 | 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
皇亲国戚 |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 |
索然无味 | 明 杨慎《丹铅杂录 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
同文共轨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东怒西怨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 |
狂犬吠日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
缄口无言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言。'” |
切切实实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七回:“你来倒是切切实实的做两首罢!” |
小黠大痴 | 唐·韩愈《送穷文》:“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
吞声忍泪 |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
得售其奸 | 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主权所在,名器不可假人,勿令矫伪者得售其奸也。” |
非人不传 | 《宣和书谱·行书·祭京》:“大抵学者用笔有法,自古秘之,必口口亲授,非人不传。” |
冰心一片 |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一推两搡 | |
潜鳞戢羽 | 明·张煌言《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潜鳞戢羽,幸舟逢鄂君。” |
养家糊口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
丹铅甲乙 | 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