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来藏往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ī lái cáng wǎng
基本解释指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
出处《周易 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暂未找到成语知来藏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来藏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行不及言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1回:“诸兄与弟,当以行不及言为耻。” |
字夹风霜 | 晋·葛洪《西京杂记》:“淮南王刘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夹风霜。’” |
拐弯抹角 |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中饱私囊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忧国爱民 |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说死说活 | 《花城》1981年第5期:“‘看吧——’孔丽丽把照片塞过来,冲着老崔头的背影作了个怪相,‘老崔头说死说活也不照。’” |
羞惭满面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贾珍听见是贾琏的声音,唬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 |
轻财仗义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三回:“父母双亡,轻财仗义,颇有孟尝君好友之名。” |
破巢完卵 | 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诗:“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
罪恶深重 | 宋 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
英雄无用武之地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
绰绰有裕 |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
寸土必争 | 《新唐书 李光弼传》:“两军相敌,尺寸必争。” |
酣痛淋漓 | 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贾。” |
无颜落色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
胡猜乱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 |
不言而谕 | 宋 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
廉远堂高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 |
试金石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这里,端的,现放着试金石。” |
暴厉恣睢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这位新官,或是慈祥恺恻,叫人感恩,或是暴厉恣睢,叫人畏惧。” |
深中笃行 | 东汉·班固《汉书·韩安国传》:“其人指深中笃行君子。” |
一览无馀 | |
参错重出 | 唐·韩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
槌骨沥髓 | 宋·陆九渊《与宋漕》:“贪吏并缘,侵欲无艺,槌骨沥髓,民不聊生。” |
謏闻之陋 | 《明史·王鏊传》:“数年之后,士类濯磨,必以通经学古为高,脱去謏闻之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