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朱曳紫的成语故事


纡朱曳紫

拼音yū zhū yè zǐ

基本解释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逸民》:“何必纡朱曳紫,服冕乘轺。”


暂未找到成语纡朱曳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纡朱曳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十二金牌 《宋史 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天下归心 春秋·鲁·孔丘《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每况愈下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眉来眼去 宋 辛弃疾《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五经扫地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柔茹寡断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饮泉清节 《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为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抵任后,吴“清操逾厉”。
不稂不莠 《诗经 小雅 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裋褐不完 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妻子糠豆不赡,裋褐不完。”
首尾不顾
自郐无讥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舍命陪君子 老舍《正红旗下》:“办婚丧大事的人往往倾家荡产,难道亲友不应当舍命陪君子么?”
火伞张 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卓午从他火伞张。”
餐葩饮露 汉 刘向《列仙传 赤将子舆》:“子舆拔俗,餐葩饮露。”
相判云泥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3回:“只因先君见背太早,耳少正训,遂至今日与世兄相判云泥。”
市井之徒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旱魃为虐 《诗经 大雅 云汉》:“旱魁为虐,如惔如焚。”
心如铁石 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异苔同岑 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
遗簪堕履 唐·张说《让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遗簪堕履之恩,好生养志之德。”唐·罗隐《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诗之二:“遗簪堕履应留念,门客如今只下僚。”
优胜劣败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一回:“优胜劣败,取乱侮亡,自不必说。”
见义必为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断简遗编 唐 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一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