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见少闻的成语故事

拼音guǎ jiàn shǎo wén
基本解释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暂未找到成语寡见少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寡见少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引鬼上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
酒后茶余 | 鲁迅《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从别的地方--如北京,南京,我的故乡--的例子推想起来,当时大概有若干人痛惜,若干人快意,若干人没有什么意见,若干人当作酒后茶余的谈助的罢。” |
白云苍狗 |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
阿世盗名 | 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
不倒翁 | 钱钟书《围城》:“可是失望、遭欺骗的情欲,被损伤的骄傲,都不肯平伏,像不倒翁,捺下去又竖起来,反而摇摆得利害。” |
温文尔雅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
耳目股肱 |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
立地成佛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嫌肥挑瘦 | |
铮铮铁骨 | 柯岩《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狂风暴雨刮走的只是枯枝败叶,留下的却是铮铮铁骨。” |
翻天作地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
行不知往 |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
以石投水 | 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
上援下推 | 《礼记·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
披麻戴孝 |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 |
此动彼应 | 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君之于民,如脑筋于耳目手足,此动彼应,顷刻而成。” |
鞋弓袜小 | 明·周朝俊《红梅记·夜走》:“鞋弓袜小行不便,却如何跋涉颠连?” |
额手加礼 | 章炳麟《与上海国民党函》:“外人之额手加礼者,今且相与鄙夷。” |
毫末之差 | 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自然有毫末之差,连日累月,积微成著。” |
偷懒耍滑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这种事谁也不再提平常他们最看重的工分问题,更没有人偷懒耍滑。” |
求新立异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众美人亦因炀帝留心裙带,便个个求新立异蛊惑他,博片刻之欢。” |
龙楼凤阙 | 宋·欧阳修《鹎鵊词》诗:“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
水流花落 | 唐·温庭筠《宿城南亡友别墅》诗:“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
寻绎吟玩 | 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吏民见者,语次寻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