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为政的成语故事


各自为政

拼音gè zì wéi zhèng

基本解释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各自为政的典故

故事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为主帅,统率宋军前往迎战。两军交战之前,华元为了鼓舞土气,杀羊犒劳将土。忙乱中忘了给他的马夫羊斟分一份,羊斟便怀恨在心。交战的时候,羊斟对华元说:“分发羊肉的事你说了算,今天驾驭战车的事,可就得由我说了算了。”说完,他就故意把战车赶到郑军阵地里去。结果,堂堂宋军主帅华元,就这样轻易地被郑军活捉了。宋军失掉了主帅,因而惨遭失败。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各自为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归根结蒂 清 张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搅出人性命来。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
顶天立地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精神满腹 《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达士通人 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独具匠心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两脚野狐 《旧唐书·杨再思传》:“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讽之,再思闻之怒。”
沸天震地 叶圣陶《一个朋友》:“那一对小新人面对面站着,在一阵沸天震地的拍手声里,他们俩鞠上三个大躬。”
嗜痂之癖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望衡对宇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沔水》:“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
爱答不理 浩然《艳阳天》第18章:“焦庆媳妇爱答不理地说:‘管他哪一伙,谁给我办好事儿,我就向着谁!’”
英姿飒爽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不测之罪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疾首痛心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 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志足意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称奇道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道绝。”
高枕无虞 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讼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然后可以扞寇雠,护氓庶,蕃畜牧,辟田畴,天子惟务择人而任之,则高枕无虞矣。”
沽名吊誉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我不为别的,自恨我奔丧来后,又不是沽名吊誉没来由。”
俎樽折冲
声色并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便从己。”
索垢吹瘢 清 心青《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 拒约》:“指望双星圆七夕,谁知银汉阻良姻。狰狞关吏多威陷,索垢吹瘢不放行。”
河汉吾言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在人口耳 清·汪琬《答王进士书》:“相距几千百年,犹昭灼在人口耳。”
天从人原
悉心戮力 《晋书·武帝记》:“其内外众官,各悉心戮力,以康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