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德重望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dé zhòng wàng
基本解释犹德高望重。
出处明·李贽《与弱侯太史书》:“所幸菩萨不至终穷,有柳塘老以名德重望为东道主。”
暂未找到成语名德重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名德重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礼之用,和为贵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
十指连心 |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
倒绷孩儿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
虎斗龙争 |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
兵连祸结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
高不成,低不就 |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
过江之鲫 | 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
卧虎藏龙 |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破家为国 | 汉·侯霸《李通辞位议》:“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 |
匪朝伊夕 | 《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
觅迹寻踪 | 元 吴昌龄《张天师断风花雪夜》第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
不解衣带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风雨如晦 |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黄茅白苇 | 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
东窗事发 |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
作牛作马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韶州云门山爽和尚》:“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
不知所言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敝帚自享 |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刘文清<四智颂>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从无连篇累牍之作。” |
粗心大气 | 宋·朱熹《朱子语类·读书法》:“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终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 |
免怀之岁 | 《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众口交传 | 清 陈天华《警世钟》:“就是不幸受伤身死,众口交传,全国哀痛,还要铸几个铜像,立几个石碑,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
解疑释惑 | 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
趋炎奉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且说外面这些趋炎奉势的朋友,先前贾宅有事都远避不来,今儿贾政袭职,知圣眷尚好,大家都来贺喜。” |
钳口侧目 | |
齐心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