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抵鹊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yù dǐ què
基本解释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抵,抛掷。后以“以玉抵鹊”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暂未找到成语以玉抵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玉抵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定时炸弹 |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 |
非驴非马 | 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
若即若离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
儿女之情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
天不作美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3回:“哪知天不作美,到了晚上,彤云密布,降下一天大雪。” |
半死辣活 | 参见“半死半生”。 |
揽名责实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考功名》:“有益者谓之公,无益者谓之烦,揽名责实,不得虚言。” |
闲言泼语 | 宋·郭应祥《鹊桥仙·丁卯七夕》词:“独怜词客与诗人,费多少闲言泼语。” |
使绊子 | 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几个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脸上一盆火,脚下使绊子?” |
乘其不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异乘其不意,卒击鼓建旗而出。” |
一床锦被遮盖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淮西之变》:“寻常伏事太尉不周,今日乞做一床锦被遮盖。” |
流汤滴水 | |
二旬九食 | 西汉 刘向《说苑 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
乘隙而入 | 明 刘基《郁离子 麋虎》:“间不自入,乘隙而入。” |
十捉九着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
以不济可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
一鳞一爪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夺胎换骨 | 宋 释惠洪《冷斋夜话 换骨夺胎法》引黄庭坚曰:“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
酒逢知己千杯少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
垂头铩羽 | 《冷眼观》第五回:“正值宪太太发放那起不中用的家人出来,犹如斗败公鸡,一个个垂头铩羽,打从签押房门外经过。” |
澎湃汹涌 | 曹靖华《飞花集》:“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花海中,徘徊,徘徊复徘徊,半生往事,如钱塘怒涛,澎湃汹涌,冲击心头!” |
睥睨窥觎 | 《宣和书谱·秋月帖》:“总戎马之权,居形势之地,有睥睨窥觎之意。” |
乐退安贫 | 唐·司空图《漫书》诗:“乐退安贫知是分,成家报国亦何惭。” |
居穷守约 | 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晋·潘岳《杨仲武谏》:“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 |
椎髻布衣 | 《后汉书·梁鸿传》:“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