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音信的成语故事


陇头音信

拼音lǒng tóu yīn xìn

基本解释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伯喈行路》:“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


陇头音信的典故

南朝时候,宋朝的陆凯与文人范晔关系特别好,经常书信往来。一天陆凯在江南采得梅花一枝,并做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寄给长安的范晔。范晔收到后感动万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陇头音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花拳绣腿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欢天喜地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口诛笔伐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遁迹匿影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
披古通今 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
宗生族攒 汉·扬雄《蜀都赋》:“其竹则宗生族攒,俊茂丰美。”
拄颊看山 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变心易虑 《荀子 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
含苞欲放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物竞天择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瑞彩祥云 明·无名氏《紫微宫》第二折:“瑶池内瑞彩祥云尽笼罩,总堪描。”
相因相生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夫因朴生文,因拙生巧,相因相生,以至今日。”
笔墨纸砚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警世恒言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准了;若说实话,又惹人怪。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画中有诗 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穿文凿句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君年少,何以轻穿文凿句,而妄讥诮老子耶?”
率兽食人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肃然生敬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地覆天翻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普度群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讲经说法,广开方便之门;普度群生,接引菩提之路。”
一身两任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清雅绝尘 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枕干而寝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刮目相见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长足之进步矣。”
朋坐族诛 孙中山《讨袁檄文》:“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