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淫魄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 hún yín pò
基本解释迷人魂、乱人魄。形容事物美好,使人醉迷。
出处晋 王嘉《拾遗记 殷汤》:“师延乃更奏迷魂淫魄之曲,以欢修夜之娱。”
暂未找到成语迷魂淫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迷魂淫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暮史朝经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
取乱存亡 | |
按兵不举 | 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
诸有此类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诸有此类,并文士之瑕累。” |
默而识之 | |
徊肠伤气 | 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
弄粉调朱 | 宋·周邦彦《丹凤吟》词:“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
平平稳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自此完了公事,平平稳稳到了家中。” |
责躬省过 | 《孔丛子·连丛子》:“是年夏,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杀禽畜雉兔,折树木,秋苗尽,于是天子责躬省过。” |
粉墙朱户 |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只见粉墙朱户,画阁琼楼。” |
变古易常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
扬名四海 | |
时不可逢 | 《魏书·薛安都传》:“机事难遇,时不可逢。” |
拄笏看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靖言庸回 |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
东徙西迁 |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
金壶墨汁 |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浮提之国献通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声,闻声则隐形,出肘间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墨汁如淳漆,洒地及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 |
转死沟壑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国相会稽骆俊素有威恩,是时王侯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或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而陈独富强,邻郡人多归之,有众十馀万。” |
累及无辜 |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回:“制台只得转告首县,又叫他三天之内一定要破案,却不许累及无辜。”清 林则徐《会谕尖沙嘴英国各船货具结进埔告示稿》:“至搜查之时,俱系官员亲身督验,断不至栽赃陷害,累及无辜。” |
破壳而出 | |
鸾跂鸿惊 | 宋·黄伯恩《法帖刊误·王大令书上》:“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 |
洁身累行 | 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士之能修其内,洁身累行者,非自好之笃莫能至,而世亦罕能知之也。” |
惑世诬民 |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
鸡鸣馌耕 | 《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
析毫剖厘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厘,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