狰狞可畏的成语故事


狰狞可畏

拼音zhēng níng kě wèi

基本解释狰狞:状貌凶恶。状貌凶恶,让人畏惧。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鹰虎神》:“郡城东岳庙,在南郭大门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鹰虎神,狰狞可畏。”


暂未找到成语狰狞可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狰狞可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划一不二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新嫂嫂连忙改口道:‘魏老格人倒是划一不二格。’”
目中无人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感恩戴德 晋 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恨之入骨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郑重其事 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百年大计 清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无思无虑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肝胆胡越 《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入宝山而空回 《先拨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宝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兵连祸接 孙中山《诰诫东江叛军通令》:“数年以来,闽、粤、湘生民涂炭,曹吴二贼,实为祸首,近复启衅浙奉,兵连祸接,本大元帅已明令诸将出师北伐。”
鸡犬桑麻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好事多磨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目不忍视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
满城桃李 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鲁阳指日
析言破律 《礼记 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言文刻深
诡形殊状 《宣和画谱·人物》:“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心如铁石 三国 魏 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同声同气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代他干营,好来任这海关监督,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
打小报告 梁实秋《槐园梦忆》:“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要发给她。’”
筚门圭窦 《魏书·李谧传》:“绳枢瓮牖之室,筚门圭窦之堂,尚不然矣。”
别置一喙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置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徙木为信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