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不绝的成语故事


香火不绝

拼音xiāng huǒ bù jué

基本解释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至今黔陕之间,香火不绝。”


暂未找到成语香火不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香火不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肝胆过人
喔咿儒儿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霁月光风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
神思恍惚 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绿衣黄里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蔚为大观 清 梁章钜《楹联丛话》:“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成大观。”
正直无邪 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情同羊左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横行不法 《辛亥革命》:“福建漳浦县天主教民,平日横行不法,县令又极意袒护,故平民衔恨次骨。”
耳鬓撕磨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顺手拉了彩云的手,耳鬓撕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
洞悉其奸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庙议献谄不用》:“甫出口,而上已洞悉其奸,斥逐不已。”
群居穴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
瘠义肥辞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风骨》:“捶子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
攫为己有 《列子 说符》:“因攫其金而去。”
东征西怨 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枕戈披甲 清·龙翰臣《复唐子实书》:“今日之事,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因一邑而累及一省。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抑郁不扬。”
惟日为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久废过庭,不闻善诱,陟秙瞻望,惟日为岁。”
进贤黜恶 明·李东阳《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进贤黜恶,励勤惩惰,恬退有奖,奔竞有罚,责之周而任之重矣。”
杳无音耗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潜鳞戢羽 明·张煌言《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潜鳞戢羽,幸舟逢鄂君。”
寡不胜众 《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
辄作数日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欢乐之趣。’”
伶牙俐嘴 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你划地敢伶牙俐嘴,夸强说会,使不着你唬鬼瞒神。”
推贤下士 《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