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焚益薪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ù fén yì xīn
基本解释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处清 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暂未找到成语救焚益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救焚益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怪诞诡奇 | |
罪该万死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随命侍者领去,弃之沟渎。婢子罪该万死。” |
有进无退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军中无戏言!吾二人当亲冒矢石,昼夜攻之,有进无退。” |
蜚瓦拔木 | 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余乡常有飓风,但初来声势颇恶,与三州不异,人家即曰:‘报起矣!’有顷则亦蜚瓦拔木,无所不至。” |
家无斗储 | 《晋书·王欢传》:“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
一串骊珠 | 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
无一不备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无一不精,无一不备。” |
干名采誉 | 东汉 班固《汉书 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
销魂荡魄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5回:“这都是风俗奢靡,处处使人销魂荡魄。” |
凿柱取书 | 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
卷甲韬戈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
一来二往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 |
规旋矩折 | 汉·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
无机可乘 | |
疑难杂症 | 鲁迅《二心集 风马牛》:“然而那下面的一个名词,却不写尚可,一写倒成了疑难杂症。” |
不名一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衣被群生 | 宋 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
随缘乐助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
诸恶莫作 | 《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
扬锣捣鼓 | 曾朴《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这回必然要扬锣捣鼓的大闹,所以张夫人身虽在这边,心却在那边。” |
至人无己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野战群龙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传赞》:“天地闭革,野战群龙。” |
西方净国 | 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
量己审分 | 《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
单忧极瘁 | 清·曾国藩《陈岱云易安人墓志铭》:“安人单忧极瘁,衣不解带者四十余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