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兄盗嫂的成语故事

拼音wú xiōng dào sǎo
基本解释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出处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
无兄盗嫂的典故
汉朝时期,有个美男子叫直不疑,他的兄长因病去世,与嫂子一起生活,招致当时的好事之徒的讥笑,说他与嫂子私通。直不疑听了这些流言蜚语,有理也讲不清,也就不搭理他们。人们以为他默认了,因此就流传他无兄盗嫂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兄盗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饥不择食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
前赴后继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一清二白 |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挠曲枉直 | 汉 桓宽《盐铁论 大论》:“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斧斤欲挠曲枉直也。” |
鸡争鹅斗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争鹅斗,叫别人笑。” |
林下风度 | 沈从文《菜园》:“母亲还是同样的不失林下风度。” |
热火朝天 |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
知白守黑 |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
有无相通 |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无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
甘心鈇钺 |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谁肯再甘心鈇钺,来奏君王!” |
穆如清风 | 《诗经 大雅 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乌头白马生角 | 《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乱人耳目 | 茅盾《子夜》:“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乱人耳目!” |
果然如此 |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
求贤下士 | 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 |
云从龙,风从虎 | 《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镂冰炊砾 | 语出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
无任之禄 | 《孔丛子·陈士义》:“子顺相魏,改甓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
顿足失色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
弁髦法纪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设立筹安会事务所,传布种种印刷物,实属弁髦法纪,罪不容诛。” |
功堕垂成 | 明·张凤翼《红拂记·棋决雌雄》:“侵地无方,攻城记屈,遭回转觉难发,功堕垂成,怎能勾冲击唐突?” |
厚貌深辞 |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小娥厚貌深辞,聪明端特,煤炼指跛足,誓求真如。” |
病狂丧心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
市无二价 | 《汉书·王莽传上》:“又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 |
难伸之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