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多闻的成语故事

拼音bó wù duō wén
基本解释博: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指见多识广。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周荣传》:“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夜》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暂未找到成语博物多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博物多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辞简意足 |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
说嘴说舌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孩儿又不曾嫁了人,是斗他耍,怎么这等认真,就说嘴说舌,背槽抛粪。” |
如鱼得水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垂涎欲滴 | 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
逢年过节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
奉道斋僧 |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三折:“我也曾奉道斋僧,敬老怜贫,念寡恤孤。” |
家鸡野雉 |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
湔肠伐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湔肠伐胃,受赐已多。尚有一事相烦,不知可否?” |
鹰拿雁捉 | 《平山冷燕》第五回:“圣旨一下,早有锦衣卫官已将窦国一、宋信鹰拿雁捉的拖了出来。” |
枯树逢春 | 《景德传灯录·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
衅起萧墙 |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时值乱离,衅起萧墙。” |
灵心慧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团灵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买笑,自料断不及我一顾倾城。” |
桑榆暮影 | 《书言故事·耆老类》:“年老云桑榆暮影。” |
大醇小疵 | 唐 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 |
宰相肚里好撑船 |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南枝北枝 | 唐 李峤《鹧鸪》诗:“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
却金暮夜 |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 |
谄词令色 | 《东周列国志》八○回:“勾践为人机险,今为釜中之鱼,命制庖人故谄词令色,以求免刑诛。” |
疼心泣血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
心照神交 | 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
惹祸招愆 | 元 关汉卿《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
沐仁浴义 | 清·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徒,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 |
嵚崎磊落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 |
腹中鳞甲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
大才小用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大才小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