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荣退辱的成语故事


进荣退辱

拼音jìn róng tuì rǔ

基本解释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出处唐·刘知畿《思慎赋》:“赋形天地,受气阴阳,生乐死哀,进荣退辱。”


暂未找到成语进荣退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进荣退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说嘴说舌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我孩儿又不曾嫁了人,是斗他耍,怎么这等认真,就说嘴说舌,背槽抛粪。”
清曹竣府 宋·王谠《唐语林·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恶同政。清曹竣府,为鼠辈养资,岂所以裨政邪?”
耳闻不如面见 汉朝刘向《说苑 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牵一发而动全身 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赤胆忠肝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我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才气过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狂风怒号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草创未就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贝锦萋菲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菲兮,成是贝锦。”
天真烂漫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龙蟠虎踞 晋 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瓜田之嫌 明 李贽《与耿克念书》:“我欲来已决,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田之嫌。”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意出望外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六月间,又得宗师录取一名科举,意出望外,从此准备进场之事。”
婀娜妩媚 曹靖华《<花>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犯颜直谏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矩步方行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返本还源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幺?”
踔厉奋发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纵虎出匣 明 唐顺之《咨总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满之夜,驾船冲出港门,及扛船随处下海……是纵虎出匣,祸岂胜言。”
山殽野湋
一秉虔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柳营花阵 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厮陪奉娇香腻粉,喜相逢柳营花阵。”
挑毛剔刺
交口同声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4卷:“以故人人到母后跟前,交口同声,誉称晋王仁孝聪明,不似太子寡恩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