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德修业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n dé xiū yè
基本解释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出处《周易 乾》:“君子进德修业。”
暂未找到成语进德修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进德修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扬眉吐气 |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法不阿贵 |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醋坛子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坛子,可就要砸锅了。” |
节用爱人 | 唐·高郢《谏造章敬寺书》:“陛下若节用爱人,当与夏后齐驾,何必劳人动众,而踵梁武之遗风乎?” |
鼓腹含和 |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
词钝意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林之孝家的听他词钝意虚,又因近日玉钏儿说那边正房内失落了东西,几个丫头对赖,没主儿,心下便起了疑。” |
虎体原斑 | 元·无名氏《雁门关》第二折:“花根本艳,虎体原斑。” |
其道无由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
神而明之 | 《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谨慎小心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
无为而治 |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
靡衣偷食 |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
尺竹伍符 | 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
三头八臂 |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
毛发森竖 |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 |
喉焦唇干 | 汉·焦延寿《易林》第13卷:“龙马上山,焦无水泉,喉焦唇干,渴不能言。” |
今昔之感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诸旧好俱在,谭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怅莫状。” |
来日方长 |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
授人以柄 |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
垂饵虎口 |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
依头顺尾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 |
绳愆纠缪 | 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
根株结盘 | 《宋史·奸臣传二·蔡京》:“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
一笑一颦 | 茅盾《子夜》十:“大客厅上有几个人,都屏息侧立,在伺察吴荪甫的一笑一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