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风声的成语故事


鹤唳风声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基本解释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鹤唳风声的典故

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听到风声或鹤叫声,都以为是追兵。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鹤唳风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明鉴万里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南去北来 唐 杜牧《汉江》:“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朝成暮毁 《宋书 少帝记》:“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疲极兆民。”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白衣宰相 《新唐书 令狐滈传》:“且滈居当时,谓之‘白衣宰相’。滈未尝举进士,而妄言已解,使天下谓无解及第,不已罔乎?”
横眉立目 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箭不虚发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通达谙练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枪打出头鸟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出头鸟’,镇压了他。”
人生如梦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滚雪球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三章:“咱们没那个胃口,但可以群策群力滚雪球。”
阻山带河 《汉书 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
吹竹调丝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千兵万马 《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茫然费解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然费解。”
镌心铭骨 明·陆采《明珠记·获荫》:“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惭负;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危言竦论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4回:“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危言竦论改过望同胞。”
地覆天翻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饕口馋舌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纠纠排山倒海而来。”
传杯送盏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一脉同气 《醒世姻缘传》引起:“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不过分了个先后,原是一脉同气的。”
庙堂之器 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疥癞之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今王兴十万之师,行粮千里,以争疥癞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齐未必胜,而越祸已至也。”
方驾齐驱 《北史·周宣帝纪》:“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便加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