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无助的成语故事

拼音gū lì wú zhù
基本解释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处《后汉书 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暂未找到成语孤立无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孤立无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哄而起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
专心一志 | 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
视白成黑 | 唐·柳宗元《瓶赋》:“视白成黑,颠倒妍媸。”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呕心沥血 |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
西窗剪烛 | 唐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驽马铅刀 | 《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
前仆后踣 |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 |
地北天南 | 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
不谋同辞 | 《后汉书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谋同辞。” |
急功近名 | 《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
破死忘生 |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张太太]今日在舅太太屋里听得姑爷果然中了,便如飞的从西过道儿里直奔到这里来,破死忘生的大着胆子上去,要当面叩谢魁星的保佑。” |
枝叶旁牒 | 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为何明弃储君,翻寻枝叶旁牒。” |
销声匿影 |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又不见遗民尚有叶与熊,弃家削发空王宫,销声匿影将毋同。” |
牵三扯四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 |
冰解壤分 | 章炳麟《正名杂义》:“高邮王氏,以其绝学释姬汉古书,冰解壤分,无所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
八字没一撇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语。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
人生如风灯 | 《辽史·耶律和尚传》:“‘顾人生如风灯石火,不饮将何为。’晚年沉湎尤甚,人称为‘酒仙’云。” |
黯然魂销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
鱼书雁帖 | 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
岛瘦郊寒 | 宋 朱熹《次韵谢刘行惠笋》:“君诗高处古无师,岛瘦郊寒讵足差。” |
驹齿未落 | 《北史 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忧心忡忡是我家龙文(骏马名),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 |
心为形役 | 晋·陶潜《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玉液金波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 |
个中之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据下官看起来,不是个中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