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的成语故事


日上三竿

拼音rì shàng sān gān

基本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处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暂未找到成语日上三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日上三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内外交困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和平共处 茅盾《新疆风土杂忆》:“故牵强附会,合佛道为一,又拉上孔子作陪,以便和平共处。”
指鹿作马 《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昭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
语近指远 太平天国·汪吉人等《〈钦定军次实录〉序》:“文浅意深,语近指远。”
大马金刀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欲得而甘心
仰面朝天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十九回:“江樊往后退了几步,身不由己的也就仰面朝天的躺下了。”
一块石头落地
敲冰求火 《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披襟解带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所到之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知道朝里那些老爷们都是能文能武,出力报效,所到之处,早已消灭了。”
击钵催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得寸得尺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分房减口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药笼中物 《新唐书 儒学传下 元行冲》:“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
伏首帖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
惊心骇目 达时《夫已氏之支那观》:“不学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隐,亦聊为读者惊心骇目,不为所惑之一助云尔。”
群枉之门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夫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自救不暇 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率尔成章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后人多说率尔成章,不知江左尝有人于纸尾寄洞庭霜三百颗。”
观者如织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无可言状
拆西补东 唐·寒山《诗》:“虽乃得如斯,有为多患累,与道殊悬运,拆西补东尔。”
劬劳之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