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不老的成语故事

拼音bǎo dāo bù lǎo
基本解释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宝刀不老的典故
当年魏将张郃攻打蜀国的汉中地区,守将告急。老将黄忠请缨出战,并且让同是老将的严颜当副将。到了关上,两军对峙,张合便笑黄忠这么老了还出来打。黄忠怒道:“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不老。”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宝刀不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舞凤飞龙 | 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
攻城略地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夏虫不可言冰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不打不成器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这孩子性子野,你不要姑息他,打、骂都可以,就是不要将就他。不打不成器……” |
香象绝流 | 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
万户千门 | 唐 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
千语万言 | 《四游记·太子被戏下武当》:“千语万言劝解太子,如风过耳,不肯回朝。” |
龙战于野 | 《周易·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家至户晓 | 《旧唐书 魏漠传》:“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 |
挖墙脚 | 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问题》:“彼此不挖墙脚,彼此不在对方军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 |
汗流至踵 | 《庄子·田子方》:“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
重厚寡言 | 《金史 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 | 《韩非子 功名》:“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
缩衣节食 | 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暗室亏心 | 元 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
太丘道广 | 《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
父子兵 |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
谢庭兰玉 | 晋 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 |
颊上三毫 |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笃论高言 | 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
改而更张 | 《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 |
疾言倨色 | 《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辄跪于家庙之前,痛自督责,说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诲……直待兄弟号泣请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
刁钻刻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
未达一间 | 汉·扬雄《法言·问神》:“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未达一间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