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有应得的成语故事


罪有应得

拼音zuì yǒu yīng dé

基本解释犯了这样的罪;就应得到这样的处罚。指罚当其罪。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暂未找到成语罪有应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罪有应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改朝换代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真知灼见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弄璋之庆 明·赵弼《木绵庵记》:“喜公有弄璋之庆,万事足矣。”
发蒙解惑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清茶淡话 金·侯善渊《西江月》词:“朝阳轩外一支斜,待客清茶淡话。”
朋党比周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
骏波虎浪
大山小山 汉·王逸《楚辞章句·招隐士序》:“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
螭魅魍魉 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发科打诨 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自作孽,不可活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生米作成熟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蹑影藏形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昼即途中寻鬼路,蹑影藏形恒夜游。”
一枕槐安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柏舟之誓 《诗经 鄘风 柏舟序》:“《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还有一件:从前老爷有过话,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赔了钱,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
吸风饮露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出以公心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鼓吹喧阗 《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裂眦嚼齿 宋·陆游《跋傅给事帖》:“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鸡黍之膳 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解疑释惑 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扬眉奋髯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徐禧无学术而口辩,扬眉奋髯,足以动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