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蒙胧的成语故事


醉眼蒙胧

拼音zuì yǎn méng lóng

基本解释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只见美娘吃得大醉,侍女扶将进来,到于门首,醉眼蒙胧。”


暂未找到成语醉眼蒙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醉眼蒙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亦复如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束身受命
礼先一饭 清·钱谦益《答王于一秀才论人》:“以仆礼先一饭,为识路之老马。”
以牙还牙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为德不卒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鼎湖龙去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以学愈愚
威而不猛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后会难期 北朝·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
种学织文 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见物不见人
响和景从 明·张居正《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吕公墓志铭》:“稽古盛际,同寅协恭,百僚师之,以洽时雍,譬伯与仲,响和景从。”
锦绣河山 唐 杜甫《清明二首》:“秦城数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义气相投 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箫韶九成 《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砥行磨名 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偃兵修文 《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
重施故伎
含血吮疮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缺三短四
高出云表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13回:“回头看隔院时,正有一棵高出云表的老槐树。”
发凡言例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勖以大义 孙中山《孙文学说·心理建设》第八章:“予乃招集当地华侨同志会议,勖以大义,一夕之间,则醵资八千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