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首糜躯的成语故事

拼音suì shǒu mí qū
基本解释头颅粉碎,身躯糜烂。犹言粉身碎骨。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出处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暂未找到成语碎首糜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碎首糜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沥胆堕肝 | 唐 李颀《杂曲歌辞 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 |
曾几何时 | 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
藏龙卧虎 | 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名垂竹帛 | 《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
泼天大祸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
恶稔贯盈 | 《梁书 侯景传》:“而恶稔贯盈,元凶殒毙,弟洋继逆,续长乱阶。” |
有来有往 | 陶行知《怎样做小先生》十一:“你既虚心的请教他,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 |
一传十,十传百 | 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
因难见巧 | 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 |
同文共轨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禅絮沾泥 | 《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处,绿蕊去未移时,想你二人禅絮沾泥,当不复悔偷灵药。” |
笔歌墨舞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损人利己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
绝后空前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盖偏至之诣,至于绝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其年亦人杰矣哉!” |
并蒂莲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
於乎哀哉 | 《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
水流云散 | 宋·陆游《临江仙·离梁州作》词:“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
驰思遐想 | |
星陈夙驾 |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
走石飞砂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7回:“走石飞砂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暗藏妖孽来窥户,又送孤帆过楚峰。” |
超前绝后 |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
千载独步 | 唐·李阳冰《<草堂集>序》:“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驱驰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
狼顾鸱跱 | 《北史·魏纪一论》:“明元承运之初,属廓定之始,于时狼顾鸱跱,犹有窥觎,加以天赐之末,内难尤甚。” |
自认不讳 | 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
饔飧不济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济,我这里有白银十两,暂且拿去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