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过知仁的成语故事

拼音guān guò zhī rén
基本解释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暂未找到成语观过知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观过知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易子而教 | |
精神满腹 | 《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
寻瑕伺隙 | 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闲伺隙。” |
委靡不振 |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龙楼凤阁 | 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
见死不救 |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菩萨低眉 | 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桑土之谋 |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
风魔九伯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五卷:“休怪!我曾见风魔九伯,不曾见这般个神狗乾郎在。” |
不知好歹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7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奚落他,打发武松出门。” |
亢龙有悔 | 《周易 乾》:“上九,亢龙有悔。” |
一呼百诺 | 唐 拾得《诗》:“人生浮世中,个个愿富贵;高堂车马多,一呼百诺至。” |
运开时泰 | 明·梁辰鱼《浣纱记·宴臣》:“台殿风微,山河气转,欣逢运开时泰。” |
沉潜刚克 | 《尚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
富国安民 | 《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
敛手屏足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滇越铁路问题》:“列强自知理屈,亦渐为之敛手屏足。” |
伯虑愁眠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海外都说:‘杞人忧天,伯虑愁眠。’” |
畅叫扬疾 | 元 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痴,不辨个高低,畅叫扬疾。” |
舞裙歌扇 | 宋·晁补之《南歌子》词:“东园捶鼓赏新醅,唤取舞裙歌扇,探春回。” |
风清月白 | 宋 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
以死继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
胫大于股 | |
矩矱绳尺 | 清·朱彝尊《沈明府不羁集序》:“分体制之正变,范围之,勿使逸出矩矱绳尺之外。” |
霞蔚云蒸 |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册封牡丹诏》:“锦心绣口,簇簇能新;霞蔚云蒸,多多益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