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咬定的成语故事


一口咬定

拼音yī kǒu yǎo dìng

基本解释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一口咬定的典故

王夫人因发现男女性爱图腾手袋后,对大观园内所有丫鬟进行搜查,赶走了迎春的丫鬟司棋,觉得还不解恨,因宝玉已经成熟,就把漂亮丫鬟晴雯赶出大观园。宝玉偷偷摸摸去晴雯家探望她,晴雯觉得很委屈,只因为长得漂亮就被一口咬定为狐狸精。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口咬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以指挠沸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至亲骨肉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雨过天晴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荡然无遗 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架谎凿空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衣冠楚楚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哀鸿遍野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歪八竖八
低声哑气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鼠窜蜂逝 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诛者此逆贼耳,他人无与焉。’稍稍鼠窜蜂逝,贴如也。”
水陆俱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当日王都尉府准备筵宴,水陆俱备。”
刘毅答诏 《晋书 刘毅传》:“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只字片言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赏。”
青肝碧血
苏海韩潮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出苏海韩潮。”
倚门倚闾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零零碎碎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2回:“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借贷无门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6回:“迨至资本亏折,借贷无门,流为乞丐,悔之晚矣!”
摇唇弄舌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00回:“你休要摇唇弄舌,你纪大太爷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岂可同贼人为伍?”
集腋为裘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实打实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内中也有游花僧人,只道成员外的小老婆出家,不知怎生丰彩,往往走来摩揣,又从人头讨着了个实打实的风声,都不来了。”
悔之无及 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积厚流光 荀况《荀子 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头眩目昏 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
覆餗之忧 《晋书·韩伯传》:“于时疆场多虞,宪章罕备,天子居缀旆之运,人臣微覆餗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