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难掉的成语故事


尾大难掉

拼音wěi dà nán diào

基本解释犹言尾大不掉。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暂未找到成语尾大难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尾大难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精雕细刻 《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攻瑕指失 清·顾炎武《与友人书》:“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
心甘情愿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不甘示弱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丑八怪 老舍《我这一辈子》:“一个漂亮小伙子所最怕的恐怕就是娶个丑八怪似的老婆吧。”
拿云握雾 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肘胁之患 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
大斗小秤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烧舂锉之苦。”
霓裳羽衣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宗璞《南渡记》第六章:“岂不闻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体会好起来。”
娓娓不怠 清·汪琬《朱翁墓志铭》:“与人论古今成败得失大略,若绳引珠贯,娓娓不怠。”
禁暴止乱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乱,非兵,未之闻也。”
口传心授 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楚界汉河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口口相传 宋 洪迈《夷坚丙志 黄十翁》:“汝还世五年,传吾语于人间,作善者即生人世,受安乐福;作恶者万劫不回,受无间苦。令闻此者口口相传。”
倚玉偎香 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一叶扁舟 宋·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痛快一时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
买贱卖贵 汉 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三国 吴 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一分为二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长身鹤立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就在这一阵笑语声中,有一个长身鹤立的人……两脸绯红,醉态可掬,七跌八撞的冲进房来。”
走马看花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至人遗物 汉·贾谊《鹏鸟赋》:“至人遗物,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好恶积意。”
眼角眉梢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张良借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