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不及腹的成语故事


鞭不及腹

拼音biān bù jí fù

基本解释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鞭不及腹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鞭不及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狼号鬼哭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他山之石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比肩并起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缘薄分浅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无名氏<点绛唇·相思>》:“想的人心似刀割,肉似锤剜,也是我缘薄分浅,不能勾永久团圆。”
善贾而沽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执鞭坠镫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欣欣自得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朱源在灯下细观其貌,比前倍加美丽,欣欣自得,道声:‘娘子请坐。’”
名闻遐迩 《魏书 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朽株枯木 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脚心朝天
流风回雪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鹞兮若流风之回雪。”
辑志协力
泪眼汪汪 《新编五代史评话 梁史》卷上:“黄巢听得凭地说,不觉泪眼汪汪。”
九泉之下 《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束手就困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手就困耳。”
毁钟为铎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文修武备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临食废箸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6回:“此用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
虎狼之威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赏立诛必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无迹可求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曙后孤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
塞耳盗锺